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雞冠刺桐~~


台灣地區以刺桐為小地名的多得不可勝數,比較有名的如雲林縣的刺桐鄉,屏東縣的刺桐腳,或是有刺桐城之稱的台南府城。

刺桐主要分布在熱帶亞洲及太平洋洲諸島的珊瑚礁海岸,所以英文稱之為coral tree(珊瑚樹),又因枝幹上的刺像極了老虎爪,所以也稱之為tiger’s claw。

刺桐的拉丁屬名為希臘文erythros紅色的意思,可見它的花朵早就為人所注目。孫元衡曾以刺桐為題作了兩首詩:「詩題下還有夾註:『刺桐花,色紅如火,環繞營署,春仲始花,一望無際,實為臺郡大觀,故稱刺桐城』:春色繞空白海涯,柳營繞遍到山家;崑崙霞吐千層艷,華嶽蓮開十丈花。」紅惹惹的花朵配上春天的景色,逼得人們不得不用它來做為季節性的指標。

莿桐號稱「四季樹」,隨著不同季節各有不同變化。在台灣的移民開發史上,平埔族人的命運,就像大自然界中的莿桐,兀自寂寞地經歷著花開花落
    每當刺桐花開的時候,又是冬去春來的喜訊。不論是台灣島上的平埔族人、卑南族人、阿美族人、排灣族人,亦或是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雅美族人,都是以刺桐開花的季節做為工作曆的指標,刺桐與台灣住民有著極為密切關係。

我的家鄉 ~04

我的家鄉位於雲林縣莿桐鄉五華村,這裡有很多的觀光景點等你來欣賞它、發現它。五華村有一個守護神,那就是鎮華宮,如果來到這邊一定要來了解五華村鎮華宮的過去。
五華村有一條水圳是我們農民灌溉再用的,也使農民留下來的水要去處理場的水,再把這些水傳去家家戶戶的水龍頭提供生民用水,所以這一條是我們重要的水圳,鎮華宮需要我們的愛護與照顧。

去莿桐閉關中心參觀的遊客,如果累了不用怕沒地方住,因為那邊有很多間房間,裡面也有很多花、草、樹木等..........如果想讓眼睛休息,可以看那邊的樹,很多人都會在放假時間去那邊玩遊戲,因為裡面非常空曠可以讓我們騎腳踏車、玩躲貓貓和123木頭人、也可以散散心,還可以買東西去那裡做著邊吃邊看花草樹木。

鄉下地方的好處就是可以呼吸道新鮮的空氣,也可以到處看見花草樹木對眼睛也有很大的幫助喔!

我的家鄉-03

我的家鄉          五甲莊承宇  

 我的家鄉是在雲林縣莿桐鄉五華村,五華村有四間有名的廟,廟雖然不大,但廟裡有很多神明,保佑著我們村裡的人民。在村子裡有分五個部落,我是住在靠北邊的部落,每個部落都有不少人,一到廟會時,就有一大群人,一起去拜拜,非常熱鬧。

 五華村是個農村以農業為主大多是種蒜頭、稻米、香蕉等,每到收成的時候就有一堆堆的蒜頭,就像一座座白色的小山丘呢,還有金黃色的稻米和香蕉,每到收成的時候,大人們都要忙到很晚才可以回家。

到了冬天的早晨,村子裡就顯得冷清清的,每當我騎腳踏車去上學時,一看到冷清清的馬路就覺得有些害怕,直到太陽慢慢升起,溫暖的陽光照著我才感覺比較好。

五華村是屬於大家的,我能住在這裡覺得很快樂,也希望大家能共同愛護五華村,讓她變得更美好。

我的家鄉 ~02

我的家鄉          五甲陳映璇

    我的家鄉是在莿桐,是一個很漂亮的鄉下,這裡種植了一些農作物,
例如:甘蔗、稻米、玉米、蒜頭、花生……等很多喔!
六合國小更是一個令人喜歡的上學場所,也是一個運動的好地方,
雖然面積不大,但很適合大朋友、小朋友運動和休閒喔!
每到假日就有很多人到學校來運動。

    我們六合村裡有一間廟,叫做仁和宮,裡面供奉的是謝府元帥、馬祖、太子元帥……等,常常會有外地來的進香團來這邊進香、參拜,好熱鬧啊!

    社區裡有很多好鄰居,還有互相關心的親朋好友,加上待人親切的鄉長、鄰長,讓我們這個社區充滿人情味。

    我覺得我們這個社區是六合村最美的地方,因為每一個外地來的觀光客都很稱讚我們這個社區,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們的家鄉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,希望可以讓下一次來的觀光客,稱讚我們是最漂亮的家鄉喔。

我的家鄉

我的家鄉   (五甲邱慧欣)
我的家鄉位於雲林縣的莿桐鄉,這是一個清靜的農村,一大早就可以聽到鳥叫聲,還有公雞的叫聲,這些聲音形成了悅耳的交響曲,讓人們展開一天的旅程。

莿桐鄉有很多的農作物和古老的三合院,看起來非常古樸。這裡的人人情味很濃,很有愛心,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。所以鄉下人雖然物質上不是很富有,善人情味卻很濃喔!

鄉下有清新的空氣、優美的風景、還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,每到秋天稻子收割時都會聞到一陣又一陣的稻香味。鄉下不像城市一大早車水馬龍,非常吵雜,空氣又不好,所以鄉下的空氣清新讓人覺得好舒服。

家鄉的特色是風景優美,到處都可以看到一畦畦綠油油的田園,聽到濁水溪河流的流水聲,聞到蔬果開花結果的陣陣芳香,我希望家鄉可以永遠保持自然淳樸的風貌,也希望家鄉裡的人民都能好好愛惜家鄉。

土地公拐杖



     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,也是土地公生日,土地公廟要演戲酬神,農夫們在田裡插「土地公拐杖」,用竹子一根,上端綁以金紙,這種竹杖是給土地公走路時作拐杖用,並祈求明年會有更好的收成。


       《台灣府志》上說:「中秋,祀當境土神。蓋古者祭祀之禮,與 二月二日 同。春祈而秋報也」。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,農民還得在田間插設「土地公拐杖」。

     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,插在田間,插好土地公拐杖後,再以月餅祭祀。由於中秋有「秋報」的含義在,所以也有農村在此夜聚資演戲,俗稱「謝平安」。 

慈天宮-主神:大仙公

座落於雲林縣莿桐鄉五華村的建治部落,日據時代名為頂半治,清朝時代名為「九孔厝」。

早期經洪流水災洗劫,散落戶重聚後,經日本人築堤整流為濁水溪南岸之現址。

      因受天然災變,地處荒漠,住民農墾,生活困苦,宗教信仰依賴斯時鄭姓及張姓宗親
由大陸背負渡海來台,歷經日本人嚴禁民間社團及神像存在,遍搜上車運往燒毀卻化為
木球神遁回庄之「大仙公」為精神砥柱。

     相傳曾因某佳節,貧困庄民苦無佳餚待客,大仙公指示不用憂心,自有奇蹟。是日出現一群散豬入庄,經庄民圍捕宰以款待賓客,固有「賊仔仙公」雅號。

        復因於民國五十一年間,彰化南瑤宮天上聖母往笨港進香,回程駐息莿桐,本庄善男信女為瞻仰聖母盛德,遴派人員恭迎盛駕及隨香客蒞臨普被,信眾虔誠,聖母種念緣分,致有香客歸隊遺留「令旗」一支分靈鎮守,後經塑造金身拱拜遠通,萬古垂範。

        庄中眾神聖金身,為賴每年擲筊聖杯遴選爐主,隨爐主輪值奉祀,住無定所,庄民咸認不恭,遂由當年善士鄭榮輝及蔡清泉倡議建廟,幾經波折,於八十六年十月入火安座